春節申遺成功 中國年味世界共享 中國代表團解讀春節申遺積極意義 新華時評: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 標注文明星空中的中國印記 專題
新華社巴拉圭亞松森12月6日電 熱點問答|中國“非遺”項目數量世界第一意味著什么
新華社記者周永穗 朱雨博
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日前在巴拉圭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拍攝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評審現場,中國代表團向前來祝賀春節申遺成功的代表贈送紅包。新華社記者朱雨博攝
至此,中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其中,有39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個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個入選優秀保護實踐名冊。
春節申遺成功有哪些重要意義?中國是怎么做到非遺項目數量世界第一的?中國非遺保護工作將如何繼續推進?
春節申遺成功有哪些重要意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2006年,春節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隨著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范圍的日趨擴大,春節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日益提升。目前,世界上有近20個國家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歷新年。去年第78屆聯大還將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
2024年1月29日,福建南平武夷燈飾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展廳內懸掛龍形燈籠。新華社記者劉蓮芬攝
中國代表團在巴拉圭申遺現場表示,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寄寓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寄托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價值理念。在世代傳承中,該遺產項目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賦予持久的精神力量,在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在世界舞臺上促進著文明間的交流交往交融。
中國代表團指出,春節申遺成功,有助于弘揚和諧、和平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彰顯非遺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面向未來,中國愿認真履行保護承諾,攜手各方,以非遺為橋梁和紐帶,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2024年1月22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老城,孩子們和舞獅演員互動。當日,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主辦的2024摩洛哥“歡樂春節·中國廟會”活動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開幕,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歷龍年春節。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中國是怎么做到非遺數量世界第一的
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2024年是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通過20年實踐,中國已形成既符合自身國情、又與國際銜接,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體系。
近年來,中國一大批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遺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各級人大、政府積極推進非遺相關立法,為非遺保護傳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今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非遺資源總量近87萬項,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其中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557項(包含3610個子項)。認定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068人。全國現有非遺保護機構2406個。文化和旅游部設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成立省級非遺保護中心。
2024年11月13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昌橋鄉孤峰村,國民油布傘廠的工人在晾曬油布傘。涇縣油布傘制作技藝是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把油布傘制作分為制作傘長骨、穿制傘架、油制傘面、晾曬等12道大工序88道小工序。新華社記者曹力攝
通過建立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推進區域性整體保護,以及加快傳承體驗設施建設,中國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日益健全,傳播普及水平不斷提升,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非遺保護工作將如何繼續推進
中國代表團表示,中國將繼續認真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不斷提升非遺系統性保護水平。同時申報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含中國智慧的非遺項目,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巴拉圭當地時間5日,“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羌年”“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3個遺產項目通過評審,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名錄機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實施轉名錄程序。
在2023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織繡印染技藝項目精品展上,手工藝人在編織黎錦(2023年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楊冠宇攝
以“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為例,該遺產項目自列入急需保護名錄以來,中國緊緊圍繞該遺產項目后繼乏人的風險,通過支持鼓勵傳承人傳藝帶徒,大力開展各類培訓、納入正規教育等方式促進該遺產項目的傳承,傳承群體由1000人增長至2萬人。在實現振興的同時,該遺產項目也為黎族群眾特別是女性提供可持續生計,為年青一代的全面教育提供優質資源,為不同社區開展相互尊重的對話等作出重要貢獻。中國代表團表示,今后中國將基于該遺產項目保護現狀,繼續有針對性地采取保護措施維護文化多樣性。
中國代表團指出,接下來,中國將繼續統籌運用整體性保護、分類保護、生產性保護等方式,精準施策,不斷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活力,繼續確保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成為非遺保護的最廣泛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