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北京出席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頒獎大會并講話。 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3日在京出席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頒獎大會并講話。
丁薛祥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戰略目標,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丁薛祥強調,科技工作者是建設科技強國的主力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積極探索科技前沿領域,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勇于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努力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使我國科技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有關部門要當好后勤部長,加大政策支持,加強服務保障,為科技工作者心無旁騖、潛心鉆研營造良好環境。
今年是何梁何利基金成立30周年,30年來,共獎勵了1638位科技工作者。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植物分子遺傳學家李家洋院士,55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洛桑江村、王光謙出席大會。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北京出席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頒獎大會并講話。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共授予56位科技工作者,其中植物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獲得“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3人“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2人“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李家洋院士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肥西縣,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協會終身會員。
1981年畢業于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1991年獲得美國布蘭代斯大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植物分子遺傳學研究 ,主要研究植物激素的合成途徑與作用機理,著重于闡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機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種設計,培育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水稻新品種。
部分獲獎學者名單
1
韓斌,男,1963年4月出生于安徽阜陽市。1992年獲得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塞斯伯里實驗室博士學位。1992-1998年在英國劍橋大學植物科學系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回國,先后擔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主任。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從事水稻基因組與遺傳學研究,率先在國際上完成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建立了水稻高通量基因型鑒定及復雜性狀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的研究體系,揭示了亞洲栽培稻的馴化起源,闡明了水稻雜種優勢的遺傳基礎,創立了水稻雜交設計育種的新策略。2017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二)、二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
2
寧光,男,1963年6月出生于山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光啟講席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致力于內分泌代謝病臨床與科研工作,在內分泌腫瘤及糖尿病的診治與研究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開創性建立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基于先進的診療設施與物聯網技術,打造線上線下整合的診療一體化、標準化及規范化的代謝性疾病全程管理模式。在《Science》《JAMA》《Nature》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0余篇,入選國家杰青、教育部長江和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獲得美國心血管醫師協會榮譽伙伴獎等國際學術榮譽,先后四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擔任國際科學院組織(InterAcademy Partnership)2023-2025年咨詢委員會成員。
3
馬余剛,男,1968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復旦大學教授。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事中高能核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推動中國高能核物理實驗隊伍進入國際前沿領域。領導團隊在反物質原子核和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性質研究中取得了多個重要發現:發現首個反物質超核(反超氚)和觀測到反氦4,首次測量了反質子間的相互作用,精確測量了正反超氚核質量,觀測到矢量介子的整體極化,這些研究對人類理解宇宙早期演化和強相互作用等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和多重性信息熵,推動了對核物質液氣相變的新認識。帶領STAR中國組研制基于多氣隙電阻板室的大型飛行時間譜儀,首次成功應用于重離子對撞機上實驗。
4
董紹明,男,1962年10月出生于山東省萊州市。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陶瓷基復合材料基礎科學和工程應用技術研究。提出極限環境陶瓷基復合材料界面和基體強化設計思想,發明了高熱穩定、高尺寸穩定、超高溫、長壽命等具有不同特性的陶瓷基復合材料;建立了復雜結構陶瓷基復合材料整體部件制備技術,研制成空間熱結構件、遙感相機支撐結構、航空發動機熱端結構等高應用可靠性陶瓷基復合材料部件;解決了陶瓷-金屬異質材料連接、陶瓷基復合材料空間服役環境適應性等工程應用難題。
為我國高分系列、新型飛行器系列和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等提供了關鍵基礎材料和構件,并實現了成果轉化,全線貫通了陶瓷基復合材料基礎研究-工程應用-產業化鏈條。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其中2項為第1完成人),省部級和國家行業科技獎勵5項。榮獲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獎”、全國“杰出工程師獎”、“全國先進工作者”、美國陶瓷學會 “Global Star Award”等多項榮譽和稱號。
5
陳勇,男,1967年8月出生于陜西西安,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ARJ21飛機系列總師和工程總師。
陳勇研究員從事民用噴氣客機領域研究工作,2008年至今任ARJ21飛機系列總師,實現國產噴氣支線客機首次邁入商業化運營和產業化發展階段,為國產噴氣支線客機技術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
研制我國首款噴氣支線客機,打破了歐美等國在民用噴氣客機上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實現了我國噴氣支線客機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攻克噴氣支線客機安全性設計和驗證關鍵技術,主持建立了噴氣支線客機適航驗證技術體系,確保了我國噴氣支線客機安全順暢運營;主持ARJ21持續改進和系列化發展,探索了噴氣支線客機全生命周期的技術體系,推動了我國支線客機具備與國際同類飛機競爭能力。
6
劉琦,男,1980年出生于安徽泗縣,復旦大學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
存儲是信息處理的核心基礎,他專注于新型存儲器研究近20年。建立了創新的實驗方法,在納米尺度下揭示了阻變微觀機制,發現了存儲性能調控規律,并提出了摻雜改性等調控策略,為構建高性能阻變存儲器件奠定了科學基礎。
作為核心成員開發了阻變存儲器大規模集成技術,研制出多款國際領先水平的阻變存儲、存算和類腦芯片,與企業合作推出了嵌入阻變存儲器的系列芯片產品,推動了阻變存儲技術的應用落地。發表論文150余篇,Google引用21000多次,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5項,美國專利16項,部分專利轉移/許可給國內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序2)、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序2)、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華為“奧林帕斯”先鋒獎等獎項。
56人,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獲獎名單公布 |
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捐資創立的、以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杰出科技工作者為宗旨的科技獎勵基金。依據《評選章程》規定的“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原則,經過提名推薦、專業評審、考察聽證、終評審定的既定程序,經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評選決定,2024年度有1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杰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證書、獎金100萬港元;33名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各授予證書、獎金20萬港元;22名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各授予證書、獎金20萬港元。
特此通告。
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獲獎人名單
一、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名)
姓名 獎項類別 工作單位
李家洋 成就獎 崖州灣實驗室
二、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3名)
姓名 獎項類別 工作單位
郭旭 數學、力學獎 大連理工大學
劉建亞 數學、力學獎 山東大學
馬余剛 物理學獎 復旦大學
趙長印 天文學獎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王業桂 氣象學獎 信息支援部隊
王成善 地球科學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韓斌 生命科學獎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何舜平 生命科學獎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錢前 農學獎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田見暉 農學獎 中國農業大學
馮世慶 醫學、藥學獎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
高月(女) 醫學、藥學獎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何建行 醫學、藥學獎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李為民 醫學、藥學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梁廷波 醫學、藥學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寧光 醫學、藥學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沈振亞 醫學、藥學獎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宋永臣 機械電力技術獎 大連理工大學
童水光 機械電力技術獎 浙江大學
苑世劍 機械電力技術獎 哈爾濱工業大學
樊仲維 電子信息技術獎 中國科學院大學
蔣亞東 電子信息技術獎 電子科技大學
羅先剛 電子信息技術獎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陽春華(女) 電子信息技術獎 中南大學
陳勇 交通運輸技術獎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董紹明 冶金材料技術獎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徐卓 冶金材料技術獎 西安交通大學
邱學青 化學工程技術獎 廣東工業大學
陳曉紅(女) 資源能源技術獎 湖南工商大學
朱利中 生態環保技術獎 浙江大學
羅堯治 工程建設技術獎 浙江大學
肖明清 工程建設技術獎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楊樹興 工程建設技術獎 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
三、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2名)
姓名 獎項類別 工作單位
方璐(女) 青年創新獎 清華大學
高明忠 青年創新獎 深圳大學
郭凱 青年創新獎 南京工業大學
劉琦 青年創新獎 復旦大學
劉光慧 青年創新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劉若川 青年創新獎 北京大學
沈俊(女) 青年創新獎 北京理工大學
張忠華 青年創新獎 青島農業大學
程芳琴(女) 產業創新獎 山西大學
范代娣(女) 產業創新獎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大學
李俊華 產業創新獎 清華大學
李群生 產業創新獎 北京化工大學
婁延春 產業創新獎 中國機械總院集團沈陽鑄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王香增 產業創新獎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吳凱 產業創新獎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謝明勇 產業創新獎 南昌大學
許開華 產業創新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張名位 產業創新獎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趙久然 產業創新獎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胡瑞忠 區域創新獎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盧劍 區域創新獎 寧夏醫科大學
鄭有業 區域創新獎 西藏自治區戰略性礦產綠色勘查與開發技術創新中心
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人簡介:
李家洋,男,1956年7月3日生于安徽省肥西縣,我國杰出植物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建立了水稻基因圖位克隆技術體系,奠定了我國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基礎,首次提出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的新策略,引領了作物育種新方向。他闡明了水稻產量與品質形成的理論基礎,開創了分子設計育種技術體系,實現了定向高效的“精準育種”,培育出“既高產又優質”的超級水稻品種并大面積推廣,為我國農業科學技術趕超世界一流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開創性的重大貢獻。